娄底,作为曾是“千万吨的钢、千万吨的煤、千万吨的水泥”3个“千万”传统产业占主导的城市,如今因“材料谷”的崛起而脱胎换骨。“材料谷”也正成为娄底未来发展的“支撑谷”“动力谷”,助力娄底加速驶入高质量发展的快车道。
一周前,在刚刚揭晓的第七届中国工业大奖上,“华菱涟钢起重机吊臂钢替代进口开发及系列化”项目获得“表彰奖”,这是娄底材料谷企业斩获的又一项国家级大奖。这个项目中的“吊臂钢”,是起重机的关键作业部位,过去高度依赖进口。
湖南涟源钢铁集团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 郑庆:瞄准起重机的吊臂钢替代进口和产品优化,坚持技术创新,逐步建立起开发一代、生产一代、储备一代的研发体系和产品格局。
让产业结构从“傻大黑粗”蝶变为“高精特新”,娄底找准建设国家重要先进制造业高地的着力点,将建设中部地区“材料谷”作为一号工程。
过去在广东发展的龙志贤,去年国庆假期,应邀来到娄底考察,一眼就看中了“材料谷”的电机产业园规划和当地稳定的原材料供应。
娄底创微达电器有限公司董事长 龙志贤:看中的第一个大目标,就是有这个材料,有原材料。我就迅速地看了厂房,我就做了一个大胆的决定,就回家乡创业。
考虑到新企业前期投入大、市场拓展难,娄底市还成立了硅钢产业链高质量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,主动上门帮助企业解决问题,实现快速达产。在娄底经开区的牵线搭桥下,一家在本地从事电控的“简思工控”,迅速走进了龙志贤的视野。就在上个月,这两家企业共同开发的新产品,收获一笔6000万元的订单。
娄底经开区党工委书记 肖雄杰:让这个产业链能够做大做强,吸引更多的企业能够来园区投资,形成产业的“洼地作用”,让他们把规模做大,把品质做精,走出娄底,走向全国。
如今的“材料谷”,正在构建“下有小草、中有灌木、上有乔木”的产业生态模式,形成钢铁新材和工程机械两大主导产业,节能环保、先进储能材料等8条新兴优势产业链也在不断建设中。这几天,娄底“材料谷”不断迎来喜讯,涟钢以先进钢铁材料为导向的产品结构调整升级项目、宏旺集团年产96万吨高磁感取向硅钢、高牌号无取向硅钢项目正式投产。
湖南宏旺集团董事长 刘伟:我们项目落户娄底,看中的正是娄底打造“材料谷”的决心。下一步我们宏旺将继续投资建设硅钢下游配套产业园,着力打造中南地区重要的硅钢生产基地。
去年,娄底“材料谷”规上企业实现营业收入2081.7亿元,占全市规上企业营收的78.5%,展现出娄底全力打造中部地区“材料谷”、奋力抢滩先进制造业新高地的信心。
娄底市发改委主任 曾晚生:提升我们娄底材料谷在中国乃至世界的品牌效应,集聚更多的有影响力的材料企业入驻娄底,奋力实现2023年新增规上企业30家以上的目标。